1、消化酶分泌不足
新生仔猪有分泌母乳消化酶的能力,有些酶在出生后2-3周时达到顶峰,而后很快下降。而有些酶如淀粉酶和消化谷物中其他化合物的有关酶活性在出生时就很低,因此,为早期断奶仔猪提供的饲料原料应与其酶的分泌相适应,并且首先要考虑其可消化性。
2、吸收能力减弱
哺乳仔猪小肠微绒毛较长,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率不是很高。一旦断奶,这些微绒毛就脱落缩短,吸收面积迅速减少,同时,断奶仔猪对日粮的可消化性较高,一旦饲料及原料配制稍有不符,就会造成腹泻。
3、免疫保护的减少
仔猪早期断奶会使其免疫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大量文献表明,出生仔猪没有保护性免疫,出生后通过初乳(大部分以lgG形式存在)获得免疫保护。随着时间推移,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迅速减少。
仔猪3周龄时才开始正式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且建立过程很慢,10-18日龄仔猪恰好处于其一生中免疫能力的最低水平,因此必须设法保证断奶仔猪的卫生以减少细菌感染。
4、采食量降低
多数情况下,断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是由采食量和能量摄入不足引起的。日粮的可消化性对采食量的影响较大,所以只有可消化率高的饲料才可用于配制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而且要采取措施刺激仔猪食欲,尽可能提高仔猪采食量。
5、胃肠菌系的变化
大肠杆菌、麦氏梭菌,链球菌、乳酸杆菌时仔猪胃肠道主要菌系。哺乳仔猪胃内因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PH值维持较低水平。断奶后胃内乳酸产量会明显下降。同时,内源性盐酸分泌也受到影响,导致胃肠内环境PH值上高,乳酸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增加,微生物区系平稳受到破坏,致病菌增加,从而造成仔猪腹泻。
6、饮水不足
饮水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很大,限制饮水量会减少3-6周龄仔猪的采食量和生长率。此外,采食量也与饮水器的类型有关。
所以,要防治仔猪断奶后腹泻,需明了,
1、仔猪断奶后通常不能适应饲料由易消化且营养价值高的液体母乳向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难消化的固体仔猪料的转变。
2、由于这种断奶等的应激因素的影响,造成仔猪的断奶后1-2d拒食、少食,而2-3d后由于饥饿便大量进食,短时间内食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仔猪消化道内难以消化,造成消化迟滞。
3、未消化的养分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易发酵,导致胃肠道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导致仔猪腹泻。
4、幼小仔猪的胃和小肠只具有极低的水解日粮蛋白质的能力,加上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对植物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十分有限,但可较好地利用奶蛋白和高消化性动物蛋白质。
减轻仔猪断奶后腹泻的有效措施
增加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动物性蛋白(如奶产品)的用量,3-5周龄断奶仔猪,乳清可用到15%-25%,体重>20kg的仔猪,乳清用量可适当降低。
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类物质,对仔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
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保证每天所需能量的绝对摄入量,可以减少仔猪应激。日粮中适量添加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可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具有维持仔猪肠道健康的作用。
调控日粮蛋白饲料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减少植物蛋白的用量,增加动物蛋白,如乳蛋白、血浆蛋白的用量,减少应激。
维生素在代谢过程中起辅助酶催化作用,在应激过程中,最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是脂解作用,需一系列辅助因子参与酶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维生素E与维生素C。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和血管扩张剂,可预防溶血性贫血、保护红血球使之不易破裂,加速伤口的愈合,降低细胞需氧量,维持生命力、耐力、持久力。
维生素C被认为是抗应激因子,在体内可直接杀死病毒或细菌,增强中性白细胞,有效减缓因断奶造成的应激。
仔猪肠道的酸碱度严重影响着日粮蛋白质的消化能力。由于蛋白消化酶原需在合适的pH环境中被激活而参与消化活动,同时,胃内pH对控制进入消化道微生物的繁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全以及应激等原因造成消化酶分泌不能适用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
因此,需添加外源性酶辅助其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常用的酶制剂包括胃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糖类分解酶、淀粉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