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奶牛家庭牧场的老板问我,你说养奶牛是用进口苜蓿好还是国产苜蓿好?对这样的问题,笔者完全不在行,无从回答。事后经过查阅资料和走访专家老师,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现不揣冒昧,试做一个分析,仅供同仁参考。
就现状论,我国每年需要苜蓿干草300万吨,国内供给只有50%,其余要靠进口。业内能达成共识的是,每头牛每天2~3公斤苜蓿供给,更有助于产奶。业内有分歧的是,进口苜蓿与国产苜蓿谁更合算。
有观点认为,发展草业不等于必须发展苜蓿种植业。种植一亩地的苜蓿,大约需要消耗300吨以上的水,苜蓿虽耐旱,但没有地表水灌溉不宜搞。只给苜蓿补贴会人为破坏生态平衡。我国许多地方缺水严重,不适宜搞苜蓿种植。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含有丰富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优质苜蓿粗蛋白含量可达18%以上。但紫花苜蓿越冬率普遍低。耗水量大,滴灌可以减少地表蒸发,地表径流、深层渗漏。但地下滴灌系统安装维护费用高。苜蓿种植要浇越冬水、解冻水、返青水,用水量不低。并且一般苜蓿是品质与产量负相关。生长期越短,木质素越少,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木质素越多。又,苜蓿干物质在2000公斤和5000公斤收获时,蛋白含量是不同的。成熟度越高的牧草,蛋白含量更低,纤维素含量则更高。牧草干物质在2000公斤时,纤维含量是90,而干物质达到5000公斤时,纤维含量达到290,蛋白更低。事实上,我国许多地方种植苜蓿的生长条件并不好,属于低等苜蓿,因此耗水占地种植并不利,不如进口。可以利用美国、西班牙的土地、淡水、光照资源,进口苜蓿,进口1吨苜蓿干草,等于进口了600~1000吨淡水、光能及热能,是合算的。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百里不运草,千里不运粮。从遥远的北美和南欧把干草运到中国来要花费很高运费。一旦价格暴涨而奶牛又不能一日不给料,怎办?荷兰是非常拥挤的国家奶牛业发达,主要靠青贮玉米燕麦等喂牛,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高,奶牛也高产。把甘肃、新疆的草运到北京、上海运费也贵,也不合算,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苜蓿产业。
有人提出,以苜蓿为中心发展牧草产业,理由是美国如此。但美国气候、土地资源丰富,还有理由是,玉米青贮干物质含量不同,玉米青贮是35%,苜蓿是86%。全世界以牧草为主要养分来源的牛奶和牛羊肉产品产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要把国产苜蓿搞上去。
笔者经过咨询专家老师,认为国产、进口苜蓿都需要搞,在适宜的地区种植苜蓿,提高国产苜蓿质量(不是产量);同时利用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进口部分苜蓿借以保护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是可以并举的。与此同时,要大力倡导和实施玉米青贮,把玉米青贮和牧草结合起来,实现国产资源与国外资源的有利对接,是不错的选择。
有专家指出,奶牛需要的不是粗蛋白,不是代谢蛋白,而是氨基酸,氨基酸水平是根本,提高日粮的氨基酸水平平衡各种营养比例是根本。苜蓿是蛋白饲料,青贮玉米是能量饲料。就现阶段说,我国解决奶牛的能量饲料要比解决蛋白饲料更重要。优质牧草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必需粗纤维,保证正常的瘤胃发酵以及瘤胃环境的稳定。而青贮玉米则可提供足够的能量热值,保障维持体况和生产的稳定。还有专家指出,从奶牛营养的替代品角度看,与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相比,燕麦的亚麻酸——亚油酸含量高于它们,就是说,燕麦干草对牛奶亚油酸合成具有更高的贡献率。目前的苜蓿全株玉米精料日粮配方,要靠大量进口苜蓿,价格不菲。而燕麦虽则粗蛋白水平不高,但产量大,适口性好,有价格优势。所以。苜蓿无论国产还是进口都不是唯一的。例如,英国牧场就不用进口玉米、豆粕、苜蓿。照样有10吨的产奶量,人家用的是菜籽粕、大麦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