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健康养殖系列讲座——关于肉鸡的防病保健理念

栏目:临床医案 发布时间:2014-10-13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养殖存栏量,养殖布局、饲养密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巨大;禽病的流行和变化复杂多样。

从治病到预防发病再到防病保健——防病保健是养殖的最高境界。

●肉鸡养殖的最高效益是健康养殖的效益。

●健康养殖的核心是养育健康的肉鸡。

●玉屏风的担当就是协助养育健康的肉鸡。

●与大家分享玉屏风的功效理念。

●事实上是分享肉鸡防病保健的理念。
       我国养禽业的病态: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养殖存栏量,养殖布局、饲养密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巨大;禽病的流行和变化复杂多样。在我国,目前确认已知的禽病有80余种;常见病、多发病、渐趋增多加重病超过35种;老病一个未除还渐趋顽固,新病不断添加还混感交叉。即便是标准化鸡舍管理,由于养殖大环境、疫病流行、局部饲养密度、管理经验、设备使用和人为因素的关系,也是禽病叠出。

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的致病性正渐趋增强和多样化。由于免疫与用药的作用,病原微生物在选择逃逸的过程中非但没有趋弱反而趋强和致病力(毒力)多样化。

病原微生物变异加快。业内专家(崔治中)指出:我国是高度免疫的国家,实现全部免疫后,强大的免疫选择压会促使病毒变异。变异是普遍规律,是常规的自然现象。中国病毒的变异速度高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例如,目前我国只用全国统一疫苗株生产的禽流感疫苗免疫家禽,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了免疫失败而不断发病的实例。这并不是疫苗质量不好,而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太多,这其中与流行株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有关。由于每更换一株周期较长,远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而我国又是地域广阔,饲养量大,密度集中,饲养环境差距大,这就给禽流感病毒变异和散布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此说来,越是高密度的饲养环境,越是频繁的疫苗免疫,越是大量经常用药,越是会促使病毒加速变异,而疫苗和药物的开发应用速度也越是赶不上这种变异,就是说,在这场“赛跑”中领先的总是病原。据此,任何高质量的疫苗和再科学的免疫程序、再严格的操作规范、再新特的药物都如同伸开十指去按十个飞舞的蚊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劳永逸的包杀百毒的药物或疫苗被研发出来,一些产品广告吹嘘的“终生管用、抗毒谱极广”之类是不可信的。以此来解释现在禽病越来越难治就顺理成章了。

由弱毒疫苗污染导致的外源性感染增多。例如,禽淋巴白血病、支原体等。

为了防控禽病,我们除了不得不实施高强度免疫外,还不得不长期、大剂量、反复、持续、多广谱的投药。

不论是快大型肉鸡、817肉杂鸡、三黄鸡等肉鸡自育雏开始直至达标出栏,往往离不开针对鸡病的大剂量的投药防控。甚至可以说,假设按明文规定的出栏前2~3周停药,那绝大多数鸡是等不到出栏就得病死!

由于我们养殖业这样的历史积累和现状实况,我们还不能完全按照很高标准来衡量养殖业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那是不现实的。

所谓“病是养出来的”,“鸡是药喂出来的。”正是反映了我们行业的无奈。

事实上,我们之于鸡病防控的现状是以治疗用药为主。所谓防控不如说是用药防治并且是用药治重于用药防。

防重于治的理念说了许多年,几乎是老生常谈;可这个不得不提的老话题一直是“说的到而做不到的正确。”——“从来没有错过也一直没有做对过”的尴尬。

应用疫苗与药物防控多种禽病,大家都能达成共识。可是,若说保健,我们大家的观点恐怕就不一定那么一致了。

优质的鸡种鸡苗、科学的饲养管理、平衡全面的营养、合理适度的免疫和用药,还不够吗?为什么要强调防病保健的理念?

防病保健理念的树立和完善是在疫苗、药物的局限性日趋显现的大背景下呈现的。

饲养肉鸡需要不需要保健?怎样做保健?

现在,是我们大家再一次审视防病保健理念的时候了!

防治和用药保健的不同点:

养殖业的用药,通常是治疗量减半为预防量(许多时候就是以治疗量做所谓预防性投药),而治疗量又是往往加倍用量。

通常是,用药预防和治疗,是针对特定鸡病种属门类的,比如,针对春季呼吸道病、夏季消化道病,还有特指的如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等。所以,这个指向很明确。

保健用药就不同了,它是对鸡群的强身健体,通过调理机体免疫系统以促进抗体生成、巩固、保持和增强,是对机体抗体水平的一次次提升与保持和阻止过快下降。

由于肉鸡饲养全过程,始终是各种疾病的高发过程,所以我们提倡防病保健,就是要就是要以保健药物的有效成分提早进入机体——进入抗病的“防御阵地”,与机体共同构筑健全坚强的免疫“万里长城”“严防死守”,及时“粉碎”病原微生物进攻,就会使得病原的整体致病力不足以压过机体的抗病力;即使有发病也会比较轻也容易治愈。

有人误认为是保健用药是“额外添加”,虽则有一定防病作用,但是泛指,不针对,不专门,是不重要不紧急的。在有的养殖场则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理由是:鸡舍硬件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局部环境的改善,饲料营养的平衡,鸡群自身自然会康健,免疫力、生理活力自不会弱,正常的科学饲养就足够了,何须额外添加什么保健用药?又不是人,想延年益寿,所以保健。鸡是为人服务的再生产资料,说保健鸡群,那投入和作用怎么衡量?

认识的误区:

无病用药是浪费——就是指用这类保健用药是浪费。

无病用药又不是浪费——是指用治疗药减半或照原量投喂于现实的发病和假想的发病。

这样一来,保健用药就成了无特定指向的无明显效益的“安康心理”投入。

究竟怎样衡量治疗用药效果与保健用药效果?

我们总认为防病保健不如用治疗药那么药到病除那么灵验。这是因为我们往往直观的看待禽病的发生、发展与归转、康复。

  这就像历史上名医中的扁鹊一样。

为什么扁鹊是名医,而医术比他更高的两位哥哥却不是?

扁鹊曾经承认他的两位哥哥比他的医术要高明得多,他说,他的大哥在常人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并且帮人把身体调理好了,所以人家根本就不知道,而他的二哥,在常人还处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并帮人家治理好了,所以人家即使知道,也是感触不深,而他扁鹊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是因为别人都是病的快要死了才来找他,疾病的潜伏期和发病初期,他是看不出来并且拿不准的,只有到了后期才确诊人家真正得了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起死回生,这样把病人从鬼门关拖回来,病人当然感恩戴德。扁鹊解释说,这就是他比二位哥哥更有名气的原因。

所以,理同此理,我们养殖业更愿意相信名兽医师和高效神药。然而,事情却又不完全一样,我们养殖业企盼的名医神药不如当年扁鹊名气大,却遇到了比扁鹊当年还棘手的难题。

这么些年来,肉鸡的各种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顽固病一直困扰着我们,使得我们肉鸡养殖业蒙受巨大损失。应该说,我们利用治疗药物同它们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其诊治经验、理论的探讨、总结、交流、疑惑可以说是连篇累牍,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可总起来说,面对“看得了”却“治不好”的禽病,我们始终是疲于应付。同我们投入的力量相比,迄今为止,没有获得我们企盼的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自然有多种原因。其中,就药物讲,治疗药物研发赶不上禽病泛滥变化速度是重要一环。用药的局限性也是一环。过度用药所致的毒副作用是一环。药物残留的危害是又一环。

由于抗生素具有传递抗性,世界各地都在禁止抗生素的使用。

按照农业部560号公告的规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一些药物被禁止用于食源性动物,一些药物被规定了控制应用时段与剂量,一些药物被规定在肉鸡出栏前两周至三周停用。

随着国家对畜牧养殖业用药的禁控查禁力度逐年加大,在各种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中,能够既高效又无药物残留又少毒副作用的并不多。这就是说,可以让我们比较、选择的药物有限,救鸡仙丹般的神药更是没有。

多次、反复、长时间用药,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可供选择的高敏药越来越少。

大剂量用药的毒副作用日益严重。药源性肝肿、肾肿、免疫抑制层出不穷。

2012年底的速生鸡风波——查药残查激素类——从六和到百胜到肯德基,给我们大家敲响了警钟。

所以,治疗用药的局限性昭然若揭。

所以,我们以防病保健的理念推出玉屏风口服液恰当其时!

玉屏风的核心价值是增强机体免疫力,用免疫力的提升来大部替代治疗药物。同时,玉屏风的使用效果也被证明超过黄芪多糖。

那么,玉屏风做为一剂千年古方优质药剂,其核心价值或叫功效具体是哪些呢?

①促进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发育健全。特别是对幼雏免疫器官早期发育呈现良性促进。

②缓解法氏囊免疫造成的法氏囊损伤。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对人工被动免疫有良好的协助应答作用。

③舒缓和解除各种免疫应激,包括免疫麻痹、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病的诸多应激。

④维护免疫器官的正常功能,健全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弥补免疫空白期的抗体不足和滴度水平下降,减少空白期疾病的发生。

⑤弥补出栏前停药期的无药抗病空白,替代药物治疗。

突出的特性是:

弥补两空白;

解除两抑制。

两空白——免疫空白与停药空白;两抑制——免疫用苗抑制与免疫抑制病抑制。

从生理机能的运转说,空白与抑制,事实上是机体亚健康。玉屏风的应用是对机体亚健康的拨乱反正!

关于抗体水平保持、巩固、阻止下降的解读:

在弥补空白和解除抑制的机理中,不仅蕴含着促进生成抗体和提升抗体滴度的功能;重要的还有,那就是对机体抗体水平的保持、巩固与阻止过快下降。

这一条,玉屏风口服液的宣传不像有的企业宣传那样,把某产品功能夸张成对抗体的不停的提升、提升、再提升!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说,任何机体抗体水平都不可能无极限的一味拔高拔高再拔高,机体抗体水平是呈波浪式起伏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段内,抗体总是要由高峰——平稳——下降——发病临界——低谷——提升——渐高——高峰这样的循环的。

有的养殖户朋友认为,如果邻家鸡场发病,时隔半个月以后,自家鸡场则必然发病,不论用不用预防药物、做不做保健用药都一样会发病,所以保健不保健无所谓。这是消极的观点。实践证明,发病归发病,保健用药物不会完全彻底阻挡发病,但保健和不保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2012年5月,山东费县一家8万羽肉鸡存栏养殖场,连续三批饲养都会在30日龄前后发病,主要有新城疫、气囊炎、大肠杆菌病等。曾用多种药物防治,也修改免疫程序,更换疫苗,总归是难于控制。后于2012年8月起,针对育雏鸡一月龄以内分三次饮用玉屏风口服液,结果显示,饮用的四栋鸡对照未饮用的四栋鸡;饮用鸡群一直到出栏没有大的疫情发生,其中两栋分别发生过法氏囊,传支,但都很快治愈康复。而另四栋,在临近鸡场发病后用治疗药物按治疗量预防投喂,却仍然在30、32、33日龄发病,其中,发生气囊炎的两栋最重,不仅死淘率高,治疗期还一直持续到40日龄,所耗药费也远比饮用栋高许多。

为了进一步分享玉屏风的保健功效,有必要再次重申防病保健的理念要点,为此,还是让我们把老生常谈的老话题来重温一遍,看看能不能有所启发。

传染病发生的三环节。

谁都知道传染病发生的三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灭不掉的病原微生物和切不断的传播途径

养殖业大多的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例如,新城疫病毒可存活于病鸡所有的器官组织及体液中,随呼吸道分泌和粪便排出,附着在鸡羽毛的新城疫病毒在空鸡舍里可存活9个月仍有致病性。30~32℃能存活3周至一个月。再如,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多(NA抗原有N1~N9九种),又可变异构成多个血清亚型,亚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各毒株间毒力差异也很大,并没有哪种“神药”可以彻底的杀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也很难用统一的标准疫苗和一成不变的程序来预防。

许多病毒和细菌对消毒剂、日光、高温的抵抗力并不强,但是它们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播与空气气溶胶传播合一的传染途径;又由于养殖业的饲养密度和环境控制恶化,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现状,现有的隔离和消毒的措施将其很难封杀住,所以它们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传染源灭不掉,传播途径切不断,那么,易感动物呢?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让易感动物变得不易感?

我们面临的难题

让易感动物——易感鸡群不易感

下面是报忧不报喜的现状汇报:

我们不仅汇报,还要提出应对方案:

免疫的局限性

疫苗免疫就是为了使得易感鸡群变得不易感。

但是,疫苗免疫有其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任何疫苗免疫都不会达到100%的确保率。鸡群接种疫苗(包括有的发病后紧急接种)不是用来治病,那只是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促成机体内部抗体的生成,是依靠这种抗体生成来与病原微生物斗争。

机体在获得疫苗刺激以后,与母源抗体有无中和?中和以后多长时间重新建立免疫机制?有没有免疫反应,有多大?能不能有抗体生成,生成多少?这在鸡群里是不一样的,有差别。疫苗的质量、免疫的方法、操作的正确度、免疫程序的制订和应用、两次免疫之间所用疫苗有无互相干扰?两次免疫之间的空白期怎样填补?免疫前后所用药物对免疫是有促进作用还是有抑制作用?还有因病推迟的免疫等都会影响免疫的效果。

这里要提到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

这里所说的抑制不是免疫抑制病所造成的那种抑制,而是我们在免疫时应用了过多次的接种刺激,并由此对免疫器官刺激过度导致的。定义:因内外因素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或消失。

免疫麻痹,是指过量的免疫抗原,致使免疫器官“不堪重负”。定义:因大量注入抗原导致免疫无应答。进一步的解释是:在一定限度内,抗体量随着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多,但超过了一定限度则抗体的生成反而受到阻碍。

一个是超量一个是超次数,都会使得免疫效价打折。也就是,容易有局限性。

在养殖实践中,超出传统理论许多倍的免疫剂量与次数正在进行中,也确实在防控几种大病上起了作用,可惟其如此的副作用——麻痹与抑制却鲜有人提及。

实践远远超过理论的界线,是普遍规律。但这并不是说,原有的固有的客观事实就不存在了,也许是一种倾向完全掩盖了另一种倾向。麻痹与抑制是否还存在?模糊了。这很可能与上代种鸡在强免疫态势下的适应与遗传有关。据专家解释,鸡群对强免疫的适应性可以逐渐增强并作为遗传特性。但这种麻痹与抑制很可能也以另一种隐蔽的交叉作用而存在。目前,这方面的新理论尚未见有定论,这里不做探讨。

比较而言,蛋鸡容易出现的是免疫抑制——因为往往次数频繁。肉鸡容易出现的是免疫麻痹——因为往往剂量偏大。但是两者交叉的也不少。

例如,肉鸡出栏期在缩短(由于家禽育种技术与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近十年来,快大型肉鸡标准出栏体重平均每年缩短一天),又一方面,在这样短期内免疫的强度和频率加大——接种疫苗次数过多,而且,新疫苗的种类还在持续增加,有国外专家指出,有必要重新检查一下当前所采用的疫苗接种方案,哪些应该取消?哪些应该组合使用?并寻找可替代的方案以减少因过密免疫所带来的应激。实际上,过多免疫会影响生长和免疫力形成。

这方面,有的养殖场早就做了尝试。那就是,减少免疫次数而增加应用卵抗次数或延长用药时间。然而,这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药源性肝肾肿、毒副作用、耐药性的责难接踵而来。

改变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辽宁海城一5万羽存栏肉鸡养殖场,为应对一年到头不断的发病,三年里请人帮助修改免疫程序3次,更换不同厂家不同毒力的疫苗4次,免疫次数只增不减,其中,多价联苗油苗+活苗结合做的2次,活毒弱毒联苗3次,饮水剂量加大到6~8倍;还打过新法卵黄抗体。以后,又听人建议,又减少免疫次数为2~3次,重点是新流油苗和新支肾三联苗+新城疫弱毒活苗。剂量加大。可是,仍不能控制发病,大肠杆菌病成了这家场的常在病,每批必发。后于2012年9月起连续3批应用玉屏风口服液;发病次数、死淘率、治疗药费逐批递减,大肠杆菌病得以控制,3批鸡饲养全程中投喂专门针对抗大杆的药物每批最多2次。并且,在2013年的一批饲养鸡群,实现了停药期两周内不用其它任何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只以玉屏风连用5天)而平安出栏的好成绩。防疫接种剂量也减为常量或常量的2~3倍。

这里说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母源抗体,一个是疫苗质量。

鸡的母源抗体是什么?通俗的说,就是上一代种鸡遗传给下一代鸡雏的抵抗疾病的一笔“抗病遗产”。这笔遗产遗留在雏鸡体内,可以保护雏鸡新生阶段免受各种疾病的侵袭;但它不能永久享用和保存也不能升值增利息,随着时间推移,用一天少一天,它是越用越少。

例如,新城疫的母源抗体,自雏鸡破壳出雏以后,这种母抗物质在雏鸡体内是原本存在逐渐增多,我们叫它母源抗体水平逐日升高,到雏鸡5~7日龄时,达到最高峰。9日龄开始逐步下降,到28天时基本消失。它的半衰期是4.5天下降一个抗体滴度。当抗体滴度低于6时,就要及时免疫。这就是接力式或接班式建立人工免疫替代消失了的母源抗体。

通常7日龄首免新城疫要经过5~7天才能建立较为健全坚强的免疫力,那就是在母抗还没有衰退之前(遗产没用完之前),用人工免疫做替补梯队,及时接班,继承母抗的“遗志”将抗病进行到底。

有时,雏鸡的母抗水平过低过高过于不齐,就会出现人工免疫跟不上,部分鸡发病,这时就有了提前免疫的措施——7日龄前,1~6日龄提早做苗。或者是提早于1日龄皮注I系,先中和母源抗体,使得整群鸡体内抗体归零,这叫突破母抗干扰,为重新建立人为刺激的免疫机制。这在肉鸡养殖上已经取得成功经验。不过,低幼龄雏鸡过早人工免疫对尚未健全的免疫器官也有不利影响;而且,母抗如果相当高时,会对人为中和有干扰,如果母抗偏低,雏鸡的免疫反应会很大。这也是矛盾所在。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安徽萧县一3万羽817肉鸡养殖场,应用玉屏风口服液与周边相等规模和条件两个场做对比试验。试验场与对照场同源鸡苗,同一饲料,统一免疫程序,相同疫苗。以前,这一地区鸡苗来源庞杂,雏鸡母抗参差不齐,免疫日龄、次数随意性大,鸡群抗病主要靠药物维持。试验场用玉屏风后,免疫控制为两次,发病和用药明显减少,人们不再有防不胜防的忧虑感,特别是30日龄以后的鸡群,只有3批有发病,且都能很快以药物控制住,及时康复。而对照场注重早期预防和药物及时投喂治疗,也能控制发病,但死淘率高,药费高,鸡群发育不齐,出栏体重不均。更主要的是,30日龄以后,发病远高于以前,以顽固大杆、气囊炎、禽流感、新城疫为主直至出栏。

说到疫苗质量,就不能不提到SPF疫苗。

关于SPF苗: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学控制。

SPF苗是指动物免疫所使用的标准化疫苗。定义是:利用SPF种鸡所产种蛋通过一系列生物技术制成的生物制品。按照我国农业部规定,SPF鸡必须不含17种特定的传染性病原体,SPF鸡所产的种蛋不含有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近20种疫病抗体,不含鸡白痢、鸡支原体、禽白血病、禽脑脊髓炎等27种外源病原病毒,种蛋纯净,适于培养病毒,从而制成优质的SPF疫苗。

SPF鸡就是无特定病原鸡,是指生长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中(采用网上平养、本交、自动饮水、机械加料、机械捡蛋、整群淘汰、自动清粪,人员除机械检修外不进入鸡舍),无国际国内流行的主要鸡传染病病原的鸡群,其所产的蛋即为SPF蛋。(包括人用的甲流疫苗也是用SPF种蛋鸡胚制成的)。

据全国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统计,近些年,我国所有的禽用活疫苗及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等如果全部使用SPF种蛋鸡胚来制备的话,至少需要2200万个,而我国现有的SPF鸡胚生产能力为1200多万个,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显然,国内仍有相当部分禽用活疫苗采用非SPF鸡胚来制备。这是我国禽用疫苗质量难以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国近期先后在北京、济南、广州、青岛、哈尔滨、吉林等地新建筹建了生产能力不等的SPF蛋的生产设施。

当前的困局是远水不解近渴。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2012年11月,江苏南通地区一12万肉鸡存栏养殖场反映,以前免疫出现几次失败,导致很大损失。可一直找不到原因,后有专家提示,是否与疫苗质量有关?在更换疫苗厂家后,情况有好转。以后使用过程中又出现失败,仍怀疑是非SPF疫苗所致。后应用玉屏风口服液于其中一栋(一月龄内三次每次5天),同等条件下,本栋鸡群没有出现其他几栋的大群发病和几次投药仍治不住的局面。

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协调作用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许多病原微生物在侵害鸡群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的。例如,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侵害鸡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也就是,凡是新城疫抗体水平低或是高低不齐的鸡群,其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就高;禽流感发病也重;凡是没有发生过新城疫的鸡群,就不容易闹禽流感,即使闹了也发病轻,容易治愈。反过来也是,凡是在育雏育肥期得过禽流感的鸡群,哪怕是温和型的,以后,其非典型性新城疫发病也就次数多,还继发大肠杆菌病重。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河南新乡地区一些肉鸡养殖场普遍于23日龄至35日龄发生新城疫,轻重不等。在治愈或尚未治愈的时段,又不同程度发生禽流感,此时正是鸡群新城疫抗体高低不齐时,于是,禽流感陆续加重,造成很大损失。针对这一状况,部分鸡场应用玉屏风口服液及时补救。结果是,凡患过新城疫的鸡群,分2~3次饮用玉屏风口服液,以后直至出栏未再发生禽流感及大杆;而未用玉屏风口服液的鸡群,仍然有禽流感发病。同样的,育雏期患过禽流感的鸡群,连续5天饮用玉屏风口服液的,在育肥期没有发生新城疫;没有饮用玉屏风口服液的鸡群,育肥期则多有新城疫发生。

基础免疫的作用

有时,因为鸡群健康不佳,我们不能按正常的免疫程序“照章办事”。有时,我们“照章办事”了,也会有诸多环节出纰漏。所以,人工被动免疫的特异性抗病机制的基础不巩固。这就是基础免疫缺失或不良。这会带来一系列后续不良。(在黑龙江、河北、山东都有例证),以禽流感为例,凡是禽流感基础免疫做的好的鸡群,在以后的日子里续接免疫的效果也就好;发病也更容易治愈;凡是基础免疫做的不好的鸡群,在以后的免疫过程中,不论是新城疫还是禽流感接种,大多会有零星免疫失败、非典型性发病,有的还会有典型发病。

非疫苗类生物制剂的作用

用生物制剂的干扰素——诱导剂也是这样,所谓干扰素,是指能在体内干扰病毒的繁衍复制的物质,这种物质干扰——阻止病毒数量的增加——由于病毒数量不能增加,其对机体的破坏作用就不会增大,这样机体的发病就会减轻或是不加重;而诱导剂是指能在机体内诱发抗病免疫力的生成。这样的物质在机体内产生作用是要以机体自身的实力为依托的,而鸡群中各个鸡只机体的实力是不一样的;机体内感染病毒的多少、强弱,机体的基础免疫力与病毒的抗争强度也是不一样的。由此,干扰也好,诱导也罢,都会有其局限性。不是百发百中的。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2012年10~12月间,黑龙江牡丹江地区一8万羽存栏的肉鸡场,因疏忽,导致一栋鸡舍鸡群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禽流感免疫,做为补救,采取用诱导剂+药物来防控。以后在发病后又用干扰素+药物来治疗,但仍然暴发禽流感与新城疫混感,造成大批死亡并波及全场发病。针对此种情况,该场在以后的饲养管理中加强了责任到人的岗位负责制度管理;同时,为了验证,又在隔离区以外一个饲养弱雏的小鸡舍里,专门对600只弱雏不做禽流感疫苗免疫。待此批鸡发病前和发病时,不用干扰素或诱导剂,只用玉屏风口服液三次每次5天连续饮用,再配以药物治疗。经过观察分析,结果显示,该批鸡群发病比较轻,继发感染少,死亡率比以前大群发病时也低,康复也快。

免疫抑制病的干扰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禽呼肠孤病毒(REOV)、马立克病毒(MDV)、禽淋巴白血病(LL)、还有霉菌毒素中毒等都属于会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干扰免疫效价的疾病。免疫抑制病本身是一病两危害——除了自身发病所带来的危害外,还可导致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或自体免疫力部分丧失。在临床实践中,有些病本来是可以少量短程投药治愈的,但因这类表症背后往往隐藏着真正的杀手——免疫抑制病,所以,很容易使治疗延期,有的还久治不愈。

比如,频频发生的非典型性新城疫,往往与法氏囊的永久性或渐进性损害相关。鸡的法氏囊属于中枢免疫器官,又叫一级免疫器官,它的作用是促成完善健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一旦受损,即使科学的免疫程序、正确的操作方法、高质量的疫苗,免疫也难免会失败。所以,许多新城疫免疫失败的陷阱在法氏囊。这次的部分失败又牵连着下次免疫的部分失败;由此,正常的免疫也就不能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了。

不要以为,鸡的日龄已经过了法氏囊高发病期了,就与法氏囊没有关系了。事实上,法氏囊的自然退化是在进入产蛋期后逐渐完成的,在此之前,鸡的人工接种和自然感染都必须通过法氏囊的作用才能产生免疫力。法氏囊的因炎症受损必然会导致鸡的免疫功能有缺陷,其抗病力和对疫苗的应答力下降。

又如,禽淋巴白血病感染严重的某些种鸡场,虽然禽白血病病毒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引发肿瘤造成一定死亡率,但并不高,该病毒更主要的是对传支、传喉、禽流感H5亚型,新城疫,减蛋综合症等的抗体水平有明显的负相关影响,也就是说这种感染的更大危害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或免疫失败,并且在对症诊疗上引起屡屡失误。

再如,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对鸡消化道黏膜的强腐蚀性,会形成鸡的肠粘膜脱落、坏死,这影响鸡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免疫。因为肠道除了是消化器官外又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它分泌免疫球蛋白——这是机体重要的防病抗体;当霉菌毒素严重侵害肠道时,肠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就会降低,这就会使得家禽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此外,还会造成鸡胸腺、法氏囊的萎缩,这种萎缩引起的免疫抑制很容易使新城疫和禽流感病多发。

应用玉屏风的保健方案的效应。请看以下例证:

陕西商洛地区一专门饲养海兰白种鸡场,存栏12万套。这是以SPF标准饲养的专门供应非免疫蛋——鸡胚用于制备人用疫苗的种鸡场。为了保障生物安全,该场位处秦岭山脉深处,自然屏障极好,隔离措施很严。由于是非免疫鸡群(不得做任何免疫接种),除了隔离与消毒外,防控疾病主要靠预防性投药。2012年11月,该场于正常管理状态突然暴发新城疫,三天内死亡4万羽盛产期种鸡。后有人分析是免疫抑制病所致,又有人分析是来拉不合格种蛋的车辆未经严格消毒就进入厂区大门停留所致,又有人说是刮过一场大风所致。不管怎样,这样毫无免疫基础的鸡群的生物安全体系是脆弱的。该场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分30日龄前后、60日龄前后、120日龄前后、160日龄前后每次连续5天饮用玉屏风口服液。实践表明,鸡群健康状况良好,即便有些发病也比较轻微,治疗也比较容易,投药费用也比原来降低30%。

结论:

我们的养殖环境不是在真空里,我们不是用纯净水养鸡(尽管对鸡的饮用水有大肠杆菌等病原不得超标的规定),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现代养殖业所实施的是集中营式的囚笼式管理;缺少运动和阳光——即使是再标准化的鸡舍,再大山深处的自然屏障,鸡群也会发病。那不是标准饲养管理能防的,那是鸡群自身的原因——尤其是易感性高所致,不是管理不到位。

就如我们讲鸡舍通风那样,通风好,不仅氨气、二氧化碳气排出,新鲜氧气补入;更主要的是,病毒也会被大量稀释——要知道,新城疫、禽流感是高度接触传染的疾病;呼吸道为首要途径。感染鸡呼出的气体、咳出的飞沫中均含有大量病毒,使得鸡舍里弥漫着一种看不见的含有大量病毒的气雾,通风好,及时排除毒雾,鸡群患新城疫和禽流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我们说,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为什么通风好的鸡舍也发病呢?为什么甲鸡舍通风不如乙鸡舍却没发病呢?这大概更应该是鸡群自身的易感性的问题。

用疫苗免疫只解决了一部分易感性问题;用药物治疗只解决了一部分阻止发病与促使康复问题,没有全部解决。因为有局限性。如果只从免疫、用药的局限性考虑,防治肉鸡多种疾病的限制条件是太多了,看来是不好办了,那我们就真的没办法了?也不是。办法还是有的。我们不必全照搬书本上的说法,养殖业也还不能全按照很高的标准去办,也不必寄希望于救鸡仙丹般的神药,我们就按我们养殖业的实况,用防病保健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用防病保健用药来让我们鸡群保持健康,用功效超过黄芪多糖的玉屏风来替代黄芪多糖;也就是以此来补齐局限以外的部分,只要做到了做好了,就会有不同以往的效果。不信,试试看。

 

如果只从免疫、用药的局限性考虑,防治肉鸡多种疾病的限制条件是太多了,看来是不好办了,那我们就真的没办法了?也不是。办法还是有的。我们不必全照搬书本上的说法,养殖业也还不能全按照很高的标准去办,也不必寄希望于救鸡仙丹般的神药,我们就按我们养殖业的实况,用防病保健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用防病保健用药来让我们鸡群保持健康,用功效超过黄芪多糖的玉屏风来替代黄芪多糖;也就是以此来补齐局限以外的部分,只要做到了做好了,就会有不同以往的效果。不信,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