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关于猪病防制的思考

栏目:临床医案 发布时间:2015-04-10
猪病防治应该与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疾病种类,病原特性的改变而有所求新,如果抱定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那就会形成老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困局。

关于猪病防制的思考

猪病防治应该与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疾病种类,病原特性的改变而有所求新,如果抱定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那就会形成老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困局。例如:

1.    盲目消毒和盲目用药

人们为了消灭病原微生物,不断地对猪场内外进行盲目消毒。不合理的消毒不仅是无效的,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同时长期、大量地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导致了病原微生物产生了抗药性。养猪人和病原微生物不知不觉地开展了一场恶性“竞赛”,出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局。结果是两败俱伤。迫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变异。

2.    过分地强调疫苗的疫免(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人们把防制疫病的希望寄托在疫苗上,认为打过疫苗的猪就可以保险了。但事实上,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免疫次数越来越频繁;再加上不规范的免疫接种操作,不合理的免疫程序不断导致免疫应激,猪只的免疫机能过于疲劳,不能有效应对病原侵袭。

当前普遍存在免疫抑制的疾病,也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只是一种特异性免疫,人们过分看重疫苗免疫而忽略了机体还有一种更重要的非特异性的免疫力。

3.    过度管理的副作用

以人的卫生理念来管理猪——如过度打扫、带猪冲洗猪圈等,并不符合猪只的生理习性。猪的生物学特性,一天要睡16小时以上,睡眠不足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抗病力。又如以为猪只怕干燥,总是让猪圈潮湿阴暗。要知道,小猪怕冷,大猪怕热,所有猪都怕潮湿。

4.操作不当影响大

如对新生仔猪随意剪牙、断尾、去势、剪耳号,药物防治、打保健针、补铁、注射各种疫苗。殊不知,这些行为伤害了母猪的母爱天性,严重地影响到母猪食欲和奶水的质量。疼痛和惊吓,削弱了仔猪的吮奶的能力,导致了仔猪一出生就在痛苦、恐惧、紧张、抑郁的环境中成长。

猪病防制思路的转变

1.要将过去单纯消灭传染源为目标的防制疾病的观念转变到增强体质和控制病原并重的认识上来。

2.增强猪的体质要从仔猪抓起。

首先要使母猪的奶水好、奶量足。母猪产后一周内的初乳,营养最丰富、母源抗体最高。仔猪必需要吃好、吃足初乳,哺乳期生长就好,保育期生病就少,育肥期体质强壮,长得快又省料。

3.避免或减少对猪群的各种应激。各项管理操作要切忌粗暴,尤其对新生仔猪手下留情。可做可不做的手术一律不做,可打可不打的针一律不打,给仔猪(产房)一个舒适、安宁、温馨、和谐的环境。

4.充分发挥抗病营养物质的作用

什么是抗病营养物质?就是存在于天然和人工种植的植物中主要成分,如一些植物多糖、茶多酚、皂甙、黄酮等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症、抗应激等作用。总之是能增强动物体质,提高抗病力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