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牛场内,各类牛舍和相应设施的布局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从当前养牛业发展水平来看,为更好地达到生产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牛的生理特点,提出一些基本要求,是十分必要的。有些牛场因为圈舍设计不符合 卫生要求,牛的生理要求受到抑制,即使多给料,生产性能还是得不到发挥。一个牛场的管理水平取决于平时的管理,也受到牛场设计的影响。
一、犊牛舍
幼龄期,犊牛以牛奶为唯一的食物,哺乳后犊牛依然保持着吮奶的行为,针对这个特点,为防止它吃进污物,六周龄以内的幼犊以个体牛栏为好,各种牛栏中又以可移动个体牛栏为好。因为可移动牛栏清便于理栏下的污物,床位可保持干燥,犊牛转群后便于消毒和彻底清除垫草和粪便,实施常规的卫生防疫措施。在犊牛舍内,幼龄犊的牛栏因牛群大小而异,可以与较大年龄的牛犊同圈舍,但是每栏一犊最好,栏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远近以犊牛间不能互相舔、吮为度,以防止吃入毛和脏东西,避免发生脐带炎。在气候温和的地方或季节,幼犊圈舍外设栏更有好处,如牛栏地面铺鹅卵石,有利于冲洗,当牛栏移开后冲洗和曝晒卵石是很卫生的措施。一些先进国家正在推广三面封闭,一面朝阳,无底面,有顶罩的犊牛栏,对保持犊牛成活率很有好处。很小的牛场,犊牛不一定的单独圈舍,它可设在成牛舍的一头,但六周龄以内的犊牛哺乳后依然以单栏圈养最好。1.5--8个月龄的犊牛,可按个体大小和是否哺乳,分群管理。这时可用通栏牛槽,小群分圈,一般每栏养六头,每头犊牛有30---45厘米的食槽长度,如果在牛舍外设运动场,有防晒棚即可。这个年龄阶段,干草和青贮是主要饲料,草架和饲槽是必要的设施。
二、育成牛舍
育成牛一般有棚舍即可,由于牛的体重增加,牛饲槽的踏脚处要设硬地面,如果牛群较大,为防止拥挤和互相顶撞,设颈枷可以在饲喂时避免事故发生。有放牧条件的地方,饮水处可设在牛舍以外;全舍饲的牛要在圈舍内设饮水池,或在运动场上有饮水槽。在极寒冷地区要有“暖”圈,这种牛舍要求墙的厚度最好是30---40厘米,较暖和的地区墙可以薄些(25厘米)。人字形屋顶加上顶棚的结构比较有利于防寒。同时屋顶的通气口依然十分必要,以免数九 天气全日舍饲的情况下造成牛舍内空气污浊,引发肺炎、疥癣等各类疾病。
三、成母牛舍
成年母牛舍在我国有规范的设计。一般有头对头位、尾对尾位的牛舍结构。较多的是成年母牛舍装置挤奶器,近年来单独挤奶间的方式正在试行,一般都具有标准设计要求,这里从略。
四、配套设施
一般包括粪肥场、运动场、贮料区和饲喂区、供水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