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整体抵抗力是防病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疫苗和药物也不能保全鸡群健康,这是因为
1.抗应激能力差
近年来,由于育种水平的提高,在追求生产性能最大化的同时,动物新品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表现出适应能力下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成为畜牧业的主流,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因此,各种应激因子持续存在,导致动物抗应激能力更差,使营养和身体储备从具有经济意义的性状转向维持生存的基本功能。对于家禽生产,应激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应激会降低家禽的生长速度、体重、产蛋量、饲料利用率、肉品质、蛋品质、孵化率、育成率和抗病力,增加次品率和死亡率等。
2.疫病的非典型化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原毒力常发生变化,加上禽群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禽病在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非典型变化或亚临床感染或发病,出现新的特征,导致临诊症状变得更加复杂,准确诊断难度加大。
3.免疫副反应强烈
免疫副反应是指动物接种疫苗后,在产生有益免疫反应同时或之后出现的因疫苗质量、动物健康状态等因素引起的有损于机体的不良反应。免疫副反应根据引起家禽症状的轻重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2种。一般反应是由生物制品本身特性引起的,家禽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倦怠、食欲减少和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此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一般不需处理,1~3 d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异常反应较一般反应发生的概率低,但症状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采食减少,鼻腔出血,抽搐,条件性致病菌感染,甚至引发死亡,异常反应需要药物治疗才能恢复,救治费用较高。
4.死淘率高 料肉比高 生产性能降低
引起家禽死亡的原因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已达80多种,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等,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同时,不仅疾病的种类增多,而且发病禽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常见的鸡、鸭、鹅外,鸽、孔雀、鹌鹑、鸵鸟、七彩山鸡、珍珠鸡等及观赏鸟都有发病的报道。由于疫病的发生及管理不善,我国蛋鸡产蛋期死亡淘汰率高达20~25%,而发达国家不足5%。我国每年因各类禽病导致家禽的死亡率高达15~20%,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